伯特利教會簡史

伯特利教會創辦人 – 胡遵禮教士(左)和石美玉醫生(右)

伯特利的工作始於一位華人女醫生和一位美國宣教士

1919年,女醫生石美玉和女傳道人胡遵理由中國回美國辛辛那提述職。在返回中國前,二人經過整夜禱告,決定辭去差會之職。在沒有差會支持,沒有回中國的路費情況下,憑信心留在辛辛那提,等候神帶領。只過了幾天,奇妙的神感動了一位美國弟兄,將足夠她們買船票回中國的錢寄給她們。

1920年,石美玉醫生和胡遵禮教士來到上海建立伯特利教會(Bethel Mission of China),在製造局路五六五號樓下,開辦診所,開展醫療業務,同時還在法租界八仙橋辦了分診所。

她們憑信心建立教會,在1921年以廉價購入製造局路六三九號一間無人入住的凶宅,是一塊佔地40畝地的大園子,開始了教會事工。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兩年,紅十字會有戰後剩下的藥品、病床、床單,石醫生便去申請合用的東西,別人問:「你的醫院叫甚麼名字?」她想了想便答:「伯特利醫院。」胡教士在旁為她說:「我倆都未商量過,你為何定名伯特利醫院?」石醫生說:「回家告訴你。」回家後她說:「今早讀經時剛讀到雅各到伯特利立石澆油獻給神,稱那地為伯特利。我倆也和雅各一樣,從九江到上海來,沒有甚麼東西。雅各在伯特利立石,我姓石,我們也立一塊石頭,我就是那石頭。」從此這工作便稱為「伯特利」。

伯特利教會 (Bethel Mission of China)

此後,在這塊土地上,16棟房子拔地而起,計有:伯特利教會、禮拜堂、伯特利中學、伯特利小學、伯特利神學院、伯特利醫院、護士學校和婦產科護理學院、伯特利孤兒院、印書所,以及員工和學生宿舍等。伯特利教會也因此成為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傳福音機構,培訓出大量神的僕人,他們在日後的歲月裡,將福音傳到了中華及海外的很多地區,帶領很多華人認罪悔改,歸向主耶穌。1930年,伯特利教會將教務擴展到了上海以外,接辦了河北大名縣的東村基督教福音會的教堂和附屬事業,成立了大名伯特利教會。

上海伯特利大門
伯特利環遊佈道團(左一:宋尚節,右二:計志文)

伯特利環遊佈道團

1930年,從美國遠道而來的衛理公會的亞斯伯理大學環球佈道團參加伯特利夏令聖經會。來自彼岸的那些年輕人,全憑信心仰望神,供應他們一切需要。伯特利教會受聖靈感動,效法他們,由計志文發起成立了「伯特利環遊佈道團」,於1931年1月在伯特利禮拜堂舉行了差遣禮。佈道團主要成員有李道榮、林景康、聶子英、和宋尚節,計志文任團長。佈道團通常由計志文帶領團員靈修、查經及白天聚會。宋尚節在晚上及大佈道會講道。其餘三人按恩賜負責財務、通訊、記錄、領唱、樂器及翻譯。佈道團於 2月18日出發,四年間共跑了五萬公里,足跡遍及全國133個城市,舉行了幾千場聚會,向幾十萬人傳福音,其中約有近幾萬人決志信主。在悔改歸主的人當中,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有工人、農民、商人,也有青年學生和軍人,甚至還有土匪、貪官、惡棍和謀財害命者。因著他們強而有力的宣道和見證,所到之處,無不帶來復興。由於宣教工作的需要日增,伯特利環遊佈道團還在全國各地成立了十個分團,傳揚福音,復興教會。在他們的帶動下,許多地方的教會也成立了佈道團。計志文牧師和伯特利佈道團,不僅把福音之火燃遍長城內外和大江南北,也把福音的種子撒向內蒙古、雲南、西藏和新疆等邊陲地區。

抗戰爆發

1937年,抗戰爆發。孤兒院被迫遷移內地,伯特利神學院遷往香港九龍嘉林邊道,醫院遷到法租界內的白賽仲路(今復興西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寇進佔香港,神學院無法繼續上課,師生分批撤離香港,前往貴州畢節。而在上海的醫院,因租界淪陷,業務近乎停頓。抗戰勝利後,伯特利神學院由上海遷回香港,並於 1947年3月恢復上課。不久,開辦免費的平民小學,為難民子女提供教育。而伯特利醫院和中學在上海原址上恢復。

1940年代伯院舊外貌

大陸的伯特利教會

1951年4月,醫院被上海政府接辦,更名為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及後,大陸的伯特利教會被關閉,並加入其他教會舉行聯合禮拜。

1963年夏令聖經班

在港辦學

1950年,香港伯特利中學復校。於1952年,為貧苦學童開辦平民小學。1950-60年代在老虎岩和橫頭磡徙置區設的天台學校,解決了大量適齡學童的失學問題。1963年2月於橫頭磡之天台學校內設「福音堂」。1963年3月香港伯特利教會成立,以便本地發展教會事工。1973年在秀茂坪開辦「伯特利第三小學」,後來增設「福音堂」。1982至2015年曾開辦伯特利幼稚園。

近年

1971年,成立台灣伯特利教會。

直至1978年,因香港伯特利教會信主人數增多,香港伯特利教會註冊成為獨立非牟利團體,日後擴展為六間堂會:慈光堂、榮光堂、恩光堂、慈恩堂、榮基堂和慈愛堂。

1993年,伯特利中學完全遷入元朗錦繡花園校舍。

現時,嘉林邊道院址內有伯特利神學院和基督教伯特利會美玉堂。

今天,在香港、台灣等地以及海外各國,伯特利教會仍然以為教會栽培同工、興辦教育和帶領萬民歸主為使命。

1980年伯院校門
嘉林邊道 伯院外貌 今昔 (1940年代/ 2000年代)